一個關於流動的感觸
「你放這麼久手感沒有退步喔!」
確實這次疫情2個月半沒有上班,理論上手感會有所退步,但這停滯的兩個月半對豆花來說是一段很重要甚至到必要的休息與修行時間,除了兩個月半甩掉7公斤之外,與師兄相互調理的經驗對於結構治療有新了的感觸,流動是非常重要的。
解師兄陳年舊傷發現很多表面不能動其實只是代償的結果,需要針對那幾個真正不能動的癥結點處理,這樣結構才會真的改變,問題才會真的解開;師兄幫忙解左腳車禍舊傷以及擒拿的舊傷讓自身體感開始流動,對於身體的掌控更上一層樓,再加上有足夠時間與心無旁鶩的練拳,對於"勁"的掌握也因此更加細膩,身體流動性才會出來,同樣調理的動作效果其實更好。
而剛開始調理的這一週有了非常有趣的感覺,幾個調理很久的客人的筋膜結構本以為已經看得很清楚,很多清楚的方向性,要處理的順序也訂好了,只是每次調理都沒有辦法真的改變結構狀態,所以症狀就會反反覆覆,很難完全的根除,但是這週再從重新看一次發現,以前根本就沒有看清楚結構狀態,看到的其實只是表面的張力狀態,而沒有發現真正的癥結點在甚麼地方。
打個比方就像是看到河流一樣,以前看到的是河面上的波紋,觀察河水的波紋可以看出流向、流動的快慢緩急,但實際上很多表面平靜的河面底下卻是暗潮洶湧,只看到表面的波紋是沒有辦法真的了解整個河流的狀態的,河流的狀態與很多東西有關係,風向、河床的狀況、上下游河床的狀態、水量...等,河床的深度與石頭的位置造成的暗流、下游河床的凹面會加強上游的沖刷能力、上游的水量會影響整個河道的流動與方向與河道中的雜物等。
有時候是表面雜物太多導致整個河流不順,這時候只要清除表面的雜物就能夠回復原本的流動,有時候因為很大的外力導致掉落一個很大的石頭或是河底基石的位置被改變了,那整個河道的流動會整個改變,表面、中層、底層以及上下游的流動都會因此改變,那要改變的是河底的那塊石頭,那整體的流動才會真的改變,這跟結構調理的狀況是非常類似的,結構調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讓"不能動的能動",而真的不能動的張力轉折點,也就是會影響整體流動的地方是在皮筋骨那一層次、在縱軸橫軸前後軸的哪一軸上,真正精確的位置在甚麼地方,解開之後代償自己會放鬆,流動自然會順暢。
#流動
#看問題要看問題癥結點
2021.8.7 豆花藥傷科